第681 章 冰家小姐-《乡村风流傻子神医》
第(1/3)页
晨雾漫进山洞时,张铁柱指尖的金色真气正与冰瑶掌心的寒气缠绕。青铜碎片悬在两人之间,聚灵阵的纹路泛着淡金光晕,将洞外渗进的晨曦折射成细碎的彩斑,落在冰瑶素白的衣襟上,像落了片融化的星子。
“再慢些。”张铁柱的声音沉而稳,指腹擦过冰瑶微凉的手背。她体内的寒气虽被压制,运转时仍带着滞涩,每当他的阳气涌过去,她指尖就会泛起细汗,长睫颤得像风中的蝶翼。
冰瑶点点头,浅眸微垂,看着两股气流在青铜碎片下交融。她的寒气是极淡的冰蓝色,遇着张铁柱的金色真气,竟渐渐染上层暖调,像初春融雪时的溪流。“你的真气……比昨日更沉了。”她轻声说,气息拂过张铁柱的腕间,带着些微的痒意。
张铁柱笑了笑,将真气收得更柔:“你也一样。”他能感觉到冰瑶的寒气不再像从前那样尖锐,裹着他的阳气流转时,竟生出种温润的韧性,“周怡说的阴阳相济,原是这个意思。”
两人是昨日定下的双修之法。冰瑶的寒毒虽退,经脉却需温养,张铁柱的阳气正好能做引;而冰瑶的寒气也能中和他真气里的燥意,本是各取所需,可真当掌心相贴、气息交融时,又生出些别的滋味。
就像此刻,冰瑶的指尖不小心蹭过他的脉门,两人都像被细针扎了下,动作顿了半秒。她慌忙收回手,耳尖却悄悄泛了红,低头时,发梢扫过张铁柱的手背,带着清冷的香气,混着他掌心的暖意,缠得人心头发痒。
“歇会儿吧。”张铁柱收起真气,将青铜碎片小心地揣回怀里。洞外传来胡媚儿的笑声,还有八珍鸡咯咯的叫,想必是带着早饭过来了。他起身时,见冰瑶指尖还凝着丝淡蓝寒气,便伸手覆在她手背上,用体温慢慢焐着,“别总把寒气憋在手里。”
冰瑶没躲,任由他握着。他的掌心糙得很,带着常年握匕首、劈柴禾磨出的薄茧,蹭在她手背上却不扎人,反而有种踏实的暖。她看着张铁柱低头添柴的侧脸,晨光落在他下颌的胡茬上,泛着层淡金,突然想起昨日他给她熬汤时的样子——那时他也是这样,背对着她蹲在火塘边,外袍的后领沾着点草屑,却比冰氏祠堂里的青铜鼎还要让人安心。
“张铁柱。”她突然开口。
“嗯?”张铁柱回头,手里还捏着根松木柴。
冰瑶却又说不出话了。她原本想问他,是不是对每个女子都这样好,可话到嘴边,又觉得多余。昨日他握着她的手逼毒时,掌心的温度烫得她心口发颤;夜里她梦到寒毒复发惊醒,他没睁眼,却下意识地将她往怀里拢了拢,轻声说“有我在”——这些碎事像落在雪地里的脚印,虽浅,却都印在了心里。
胡媚儿拎着食盒进来时,正见两人手还握在一起,冰瑶的脸颊泛着淡红,不像往常那样冷着脸。她眼珠一转,故意将食盒往石桌上一放,发出“哐当”声:“哟,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?冰瑶姐姐竟肯让张铁柱碰手了?”
冰瑶慌忙抽回手,指尖在袖摆上蹭了蹭,却没像从前那样冷着脸怼回去,只是低头轻声道:“练功呢。”
“是是是,练功。”胡媚儿笑着揭开食盒,里面是热腾腾的玉米饼,还有碗冒着热气的鸡蛋羹,“我特意给冰瑶姐姐蒸的鸡蛋羹,放了点暖阳草粉,温着吃正好。”她把碗往冰瑶面前推了推,又冲张铁柱挤了挤眼,“我去给八珍鸡喂食,你们慢慢吃。”
山洞里又剩了两人。张铁柱拿起玉米饼,掰了半块递给冰瑶:“尝尝,媚儿烤的,比我上次烤的不糊。”
冰瑶接过来,小口小口地啃着。玉米饼的香气混着淡淡的麦香,是她从未尝过的味道。在冰氏家族时,吃食只有清粥小菜,说是“忌荤腥、戒杂念”,可此刻咬着手里的玉米饼,听着张铁柱喝粥时发出的轻响,竟觉得比家族里的“静心茶”更能让人安心。
“等你的经脉好些了,”张铁柱喝了口粥,抬眼看向冰瑶,“我带你去山外看看。”他想起山下的镇子,逢集时街上挤着卖糖人的、捏面人的,还有吆喝着卖糖葫芦的,“那里有卖糖画的,能把糖熬成各种样子,你肯定没见过。”
第(1/3)页